海華也是從雪影那知道這家武器店的存在,不然他也不會說出來的。現在他好像很有把握說服慶奎,仍然笑道:“我不喜歡不適合的盔甲,但我也不能跑去阿拉西,這里一刻也離不開我呀。而且只是借用一個月罷了,用完就把他們送回去,你們領主要是不放心的話,可以派人跟著來呀。”
慶奎想了一下說道:“這點我要匯報給領主知道后,才能由領主決定借不借。我可沒有哪個權利馬上答應大人你。”
海華笑著點了點頭,他知道阿拉西的領主一定會答應的。因為只有自己這支站住腳跟無所屬的軍隊才擁有擾亂卡庫貼魯的能力。也只有自己站在阿拉西這邊,阿拉西的領主才能報喪子之痛,及吞并卡庫貼魯全省的土地。
接下來的問題就好說了,裝備3萬人的武器,慶奎二話不說就同意了。這些武器,阿拉西的裝備庫大把。而魔幣則照給,但是100萬糧草經過討價還價,海華答應了只要30萬。從這點上就讓海華知道阿拉西雖然有錢,但農業卻不發達,這么大的省拿出30萬都要還價這么久。
暴露了弱點還不知道的慶奎,正要求海華做點什么來表示一下誠意。幾經討論后,海華答應攻下一個城市,吸引卡庫貼魯其他城市的新兵過來,讓他們不能增援前線的戰斗。不過這要自己所有提出條件獲得滿足后才行動。
沒辦法的慶奎只好馬上趕回阿拉西匯報情況了。過了幾天,他跑回來說條件都沒問題,只有借工匠的事要在海華實行諾言后才把人送過來。海華原本就沒怎么在意那些工匠,當時自己提出來只是一時心血來潮罷了。所以爽快地答應了。
不久阿拉西的民間傳出有幾艘商船被海盜洗劫一空的新聞,接著就是海軍出動剿滅了那些海盜。這些消息對處在戰爭中的居民沒有什么吸引力,只是傳了一下子就沒人說起了。卡庫貼魯方面更沒有在意這一個消息。
其實這兩次的海戰就是阿拉西為送給海華禮物而掩飾的,因為不想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所以連自己的民眾都隱瞞了。
海華成功的獲得一大批的物資,馬上開始了征兵工作。當然征兵的對象是那些無業游民和在邊界等待著的農夫們。海華許諾凡是參加軍隊的,他的每個家人可以獲得五年免稅的2畝良田,而且本人可獲得月薪30枚魔幣,同時十年期滿退伍后可獲得10畝十年免稅的良田,而戰死者的家屬可獲得20畝十年免稅良田或同等價值的金錢。這些軍人良田可以自由買賣,也就是說是私田。
這個規定包括了所有的長官,士兵立了功勞的獎賞都是給錢,海華不愿意封賞土地給他們,因為這是動亂的根源。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