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福和楊正剛說了幾句話,就走進(jìn)了鋪?zhàn)印?br>
這時(shí)候正是上午,鋪中已有了幾桌客人,看情形似乎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里有家趙家食府,也習(xí)慣了趙家食府的特色。
林小福朝趙長祿行了禮,又問了最近鋪中的事情,知道一切順利,也就不多問了,畢竟鋪中還有客人在。
她牽了趙岳去后院里,趙陳氏剛忙完新蒸上的荷香飯團(tuán),看到他們過來立刻激動(dòng)地喊著兒子,便走了過去。
“娘,想你!”趙岳抱著娘親蹭了蹭,便開心地撒起嬌來。
趙子添也立刻從雜屋中走出來,也把兒子接過去抱了抱。
“那天你們走得急,我也忘了給岳兒拿身換洗衣裳,辛苦弟妹了。”
趙陳氏很快注意到趙岳身上穿的不是那天的衣裳,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林小福道謝。
“無妨,那天我們本來就是去布莊買冬布的,牽了岳兒過去就給裁了兩身,除了這身夾衣,還有我娘幫做的小襖,晚些天冷下來就能穿了。”
林小福笑著將手中的包袱遞給趙陳氏,又道:“岳兒那天的衣裳也在里邊。”
“多謝,也替我多謝林嬸子。”趙陳氏大喜,一邊接過來一邊連聲道謝。
到不是如今賺了錢的趙家添不起幾身新衣裳,而是如今她們每個(gè)人都是從早忙到晚,能歇一歇就不錯(cuò)了,誰還有精力做新衣裳?
尤其做棉襖比做夾衣還難,更花時(shí)間精力。
他們大人可以穿舊衣,孩子一年年見長,當(dāng)然要添新衣了,如今有人做好送來,怎能不高興?
楊家婆媳三代婦人也過來看了看,夸了夸針線手藝,再說林余氏也是花果村的人,更是楊老太太看著長大的,自然夸得更多。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